儒家认为人心的感通是 儒家认为人心的感通是什么

儒家认为人心的感通是由于人与祖先有感通的能力,而鬼神之说也是出自这种感通的能力 。人心所感通的其实是“理”,生死不过是气之聚散,而“理”是事物存在的规律,气之聚散是“理”的表现,因而人心感通到的其实是天地之理,而非“灵魂” 。

儒家认为人心的感通是 儒家认为人心的感通是什么

文章插图
人心的感通说的出处
【儒家认为人心的感通是 儒家认为人心的感通是什么】人心的感通说出自程朱理学,主要出自宋代儒家思想代表人二程,也即程颢、程颐 。二程认为:心所感通者,只是理也 。知天下事有即有,无即无,无古今前后 。至如梦寐皆无形,只是有此理 。谓祭祀,也就是通过集中精神感通天地之理 。因为祖先和子孙共有一气,所以有感通之理 。
儒家认为人心的感通是 儒家认为人心的感通是什么

文章插图
程朱理学的基本观点
程朱理学的基本观点如下: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;认为万事万物各有 一理,此为分殊 。物、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,此为理一;存天理、灭人欲,天理构成人的本质,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“三纲五常” 。“人欲”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,与天理相对立 。

    推荐阅读